错把妻子当帽子
Table of Contents
此书是著名神经科学科普作家 Oliver Sacks(ZZ 的推荐: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01642/)的纪实文学著作,描述数十位患有不同的脑神经失序患者的故事。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访谈,在近些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在《天才向左,疯子向右》这种神棍文学出版之后更加令人厌烦。我强烈反对给自闭症等疾病患者挂上诸如特异功能的奇怪头衔——这是会影响大众对他们的认知的,无论外在表现如何,这些病人均是需要社会特殊关怀的群体。Oliver Sacks 的书则富有人情味,他会时常反思社会对于精神病患的处置是否真的出于患者本人的考虑,还是仅仅希望让他们表现得更像一个正常人。写作方式上,本书只描述病例而不提出研究策略抑或是解决方案(与科研工作者的习惯相悖)。
由于直接影响人的直觉,固然痛苦,精神病患的症状有时会显得有些“可爱”:有人活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点;有人对艺术和数字有特别的感知;有人失去了一半的知觉……,本书的主题是:大脑某些模块受损时,其它模块为了弥补它的功能所做出的努力(想象一下一个视觉和语言/语音混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视觉模块突然损坏,那么语言和语言模块会怎样尝试预测出视觉模块的输出)——生命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和适应能力。
失去左脑会怎样
通常认为人类的左脑是进化下的独特成果,分工复杂而精细,像一部计算机嵌入了人脑,用于规划。对于右脑的研究相对滞后,它相当重要,控制着认知的能力,右脑疾病的诊断也相对复杂——病人无法察觉自己患病。
作者更感兴趣的地方在于“轻微的功能偏差症状”对自我的影响,类似于 ablation study:在某个模块功能不足或者功能过度的时候,身体为了重拾失去的功能做出若干调整,但是最终效果总是会比该模块功能正常的时候有所偏差。
偏执妄想不应该视为疾病的根源,而应该是一种混乱之下重构世界的企图:
帕金森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一种有组织的混乱。混乱的产生,是因为原先的重要的系统被破坏了,而重建的过程却建立在一个不稳定的系统上。
简单的理解是,你训好的神经网络里某些结构不小心丢掉了,所以需要在剩下的结构里针对新的数据进行微调。